大家好,关于韩国经济奇迹揭秘:5000万民众70年奋斗史,强国梦之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51年来,秀哲顶着飞机轰炸习字、考进技校、在欧洲矿井偷学技术,最终成为大宇集团的工程师,拿到了3000万年薪。
但此时,韩国第二财阀、拥有600家子公司的大宇集团却轰然倒塌,国家也到了破产边缘。
秀哲面无表情的最后看了一眼红尘烟火中的首尔,轻轻迈了出去。
落入汉江前,他的右手还死死攥着一张淡绿色的纸条——那是已经变成废纸的2亿韩元本票。
20天后,IMF降临韩国。
再过10天,股市恢复上涨,大宇集团奇迹复活。
危机后复苏的韩国
秀哲落入汉江的刹那,并没有在这个国家浩浩汤汤的历史中激起哪怕一朵微小的浪花,却又无形中成为了韩国崛起无法回避的注脚。
下面,让我们走进一个国家的奋斗史,看看他们为了“第一桶金”付出的血汗,看看在金融危机中“死而复生”的伤疤,看看“卷”为何成为发展的唯一选择,看看5000万人搏命70年背后,又隐藏着哪些难以言说的代价。
01 “奇葩”铸就的汉江奇迹
朝鲜战争后,韩国60%工厂停产,90%矿山荒废,失业率高达40%,人均GDP不足50美元。
朝鲜战争中被炸断的汉江大桥
如何发展经济,成为当务之急。
狭小的地域,让韩国注定与内循环无缘。但一个仅14%民众受过教育,文盲高达53%的国家,又怎样为外向型经济提供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呢?
于是,朴正熙上任后,将技术教育作为振兴大韩民国的第一个突破口。
他用“考试+摇号”的奇葩政策,将大量优秀学子强行从高中分流到技校。
强人朴正熙
面对民众汹涌而来的不满,朴正熙两次安排小舅子参加考试,结果均被下放技校。
全国瞬间鸦雀无声。
随后的西德之行,他又拱着手求来500个矿工名额。
但在高中生都被抢夺的年代,谁又会心甘情愿地跑到万里之外的矿洞里讨生活?无奈的朴正熙只得将矿工资格定为“大专本科学历”。
这才勉强凑了300人。
朴正熙造访西德
无所谓公平、无所谓自由,强势的朴正熙就这样连哄带骗地拖着韩国人往前走。
而勤劳坚忍的韩国人,还就真的挺过来了。
到了70年代,已有200万韩国人走出国门,他们分布在欧洲的矿井、钢厂、造船厂,甚至还创造了一项世界奇迹。
当年,韩国从希腊接了一笔油轮订单,结果工厂没建成,订单就完成了。
在西方“打工”的韩国人,用偷来的核心部件,硬生生组装了两艘25万吨油轮。
70年代韩国造船厂
现在,技术工人的问题解决了,但是自家的企业,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成长起来的。
于是,朴正熙搞出又一项奇葩规定:韩国人购买外国产品,坐牢!
韩国人就这样忍受了物资供应不足、劣质产品漫天飞的“国货”初期。
另一边,如今不可一世的财阀,当年同样被朴正熙用枪顶着脑袋,接下了无法完成的出口指标。
朴正熙和三星一代目李秉哲(左)
苦哈哈的大佬只能组团出海,到各国低三下四的祈求订单。
可即便朴正熙如此刚硬地带着整个韩国戮力前行,但与发达国家在各个层面的巨大差距,仍令韩国人感到阵阵绝望。
下面,该到了日本的神助攻出场的时候了。
02 撞南墙的日本
1980年,美国社会学家傅高义写了一本《日本第一》,全书的核心就一句话:
日本企业模式比美国更先进。
傅高义与《日本第一》
二战后,日本借助“冷战前沿”的东风,一边大力吸纳美国的资金、技术,一边动用“举国之力”,政府牵头几大企业搞研发。
到了70年代末,日本的纺织、钢铁、家电、汽车等产业,已经攻下了美国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5年后,美国DRAM产业,又在日本半导体的冲击下倒闭8成。
DRAM产业始祖英特尔,一边忧心忡忡的讨论着如何让公司体面破产,一边向华盛顿抛出了一个我们很熟的套路:
日本半导体崛起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。
美国议员砸日本收音机
很快,美国就拎着野心勃勃的日本签下强迫日元升值的《广场协议》。
3年内,日元对美元升值了59.4%。
而为了应对货币升值引发的出口萎靡,日本又拍着脑门,按下了放水的阀门。
就是这两件事,给了原本在苦海中挣扎的韩国崛起的机会。
03 狂暴的欢愉
其实早在80年代初,韩国就定下了抄日本作业的发展模式,三星一代目李秉哲还在韩国主流报纸上发表了题为《我们为什么要进军半导体事业》宣言。
但是,高傲的日本人根本无视三星派过来学习的技术员,甚至厂房都不让他们靠近。
1982年,三星半导体终于拿出了他们的第一代产品:64KB存储芯片,比日本落后了整整三年。
但是,《广场协议》导致的日元升值,让日本半导体企业利润急剧萎缩。三星趁机用三倍薪水+四室一厅+高级轿车+秘书,笼络了日本工程师70余人,并给每人分配了“技术转移任务”。
与此同时,紧盯美元汇率的韩元持续贬值,又让韩国商品瞬间具备了极强的国际竞争力。
更有趣的是,大放水的日元汹涌冲进韩国,峰值一度达到了韩国外资总额的35%。
钱、技术、竞争力,日本就这样在90年代初为韩国凑齐了所有腾飞的要素。
1996年,韩国受邀加入了素有富国俱乐部之称的经合组织(OECD)。
第二年,韩国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。
韩国GDP走势
从大清附庸到日本殖民地,从战火连天到落后农业国,整整一个世纪,韩国人的腰杆从没这么硬过。
可有趣的是,富起来的韩国人,表现得与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人一模一样。
他们鼻孔朝天,揣着大把钞票在全球挥霍。
中产和富豪们,兴致勃勃地组团到海外豪赌,并认为这是为国争光。
豪赌的韩国人
婴儿从出生、百日、周岁到入学都要带金戒指,以至于初中生身上都挂满了金首饰。
学校女孩的课桌上,摆满了百万起步的进口香水。
还是莎士比亚说得好:
所有狂暴的欢愉,都将以狂暴终结。
04 全线崩溃
1997年,亚洲资本的流动异常矛盾。
先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,大批套利资金被日元超低利率吸引而来。
80-90年代日本利率走势
但紧接着,美国进入加息周期,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也形成了巨大的获利空间,东亚的热钱开始纷纷撤离。这导致日本紧急从亚太地区抽回了2352亿美元。
这其中自然包括韩国外汇总额中占了足足35%的日本资金。
韩国汇率开始一路暴跌。
好巧不巧的是,索罗斯在此时来到了东南亚,起亚集团在东南亚的14家工厂瞬间倒闭,连带着整个集团到了破产边缘。
而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一边喊着为民族企业兜底,一边心照不宣地看着三星、现代、大宇将起亚分食...
起亚宣告破产
然而,国际市场可不管金泳三到底打的什么小算盘。韩国排名第七的起亚瞬间蒸发,让标普、惠誉两大评级机构当即下调了韩国信用等级。
一边是汇率暴跌、外资出逃,一边是信用降低、借贷困难。金融大鳄索罗斯趁此时机,将滴血的矛头对准了韩国。
10月18日,韩国股市开盘10分钟暴跌20%,外汇市场暴跌10%。
12天后,韩国开市8分钟,就跌得直接封了盘。
再过5天,韩国外汇仅剩110亿。
按当时每天10亿的外流速度,韩国一周左右就会破产。
韩国破产新闻
而57天后,韩国政府还有300亿债务需要结算。
此时,学习日本举国体制、依靠政府贷款扩张的韩国财阀们,平均债务高达428%,前30的财阀已有6家倒闭,三星、现代、大宇也纷纷到了破产边缘。
企业纷纷下跪,作为债主的银行自然也撑不下去。
全线崩溃。
刚刚挺直腰杆没几天的韩国人,刚开始还搞不清楚为啥一夜之间就变了天。
直到他们发现兑付工资的银行都已经倒闭,原本价值上亿的豪宅怎么降价都无人问津。
绝望的韩国人
有的人跪倒在街头,有的人爬上了汉江大桥。
两周内,1万多韩国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05 枪顶脑门的谈判
11月21日,韩元美元汇率再次爆降,从844:1跌至1100:1。
此时,留给韩国的几乎只剩下了一条路,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贷款。
IMF,白头鹰的手中刀,借钱当然是可以的,但是要拿“命”来换。
5天后,IMF专家组降临首尔,身后跟着美国副财长大卫·立顿。
最终,韩国用如下协议,换来了550亿美元救命钱:
.....
上街的韩国人:我失业了?
整个谈判过程大韩民国极尽屈辱,他们的财长也曾忍无可忍破口大骂,结果当晚韩国信用就连降三级,韩美汇率直逼2000:1大关。
这无疑是一场把枪顶在脑门上的谈判。
不过,效果也确实是立竿见影。
协议签署当天,韩元升值2.5%,股市大涨15%。
自此,韩国再一次走上了艰难的复兴道路。
06 捐黄金还是卖黄金?
2/3的媒体被外资控股,韩国舆论沦为西方附庸。
33%的电信公司股份被掠走,国家信息和大数据丢失。
艰难复生的大宇,被通用汽车恶意并购。
三星被强行剥离90%股份,李氏家族仅剩可怜的2%,韩国皇冠上的明珠也变得暗淡无光。
90年代三星掌门:李健熙
国有银行的外资持股,更是到了让人绝望的100%。
以上,是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的凄惨境地,而普通人则更是沦为炮灰,完美诠释了什么叫“国在家在、国破家亡”。
30%的员工被裁员,每天有4200人下岗。短短3个月内,失业人口新增150万。
失业后走上街头的韩国人
巨大的危机之下,韩国上演了一场令人感慨万千的众生相:
在首尔,25万人故意逃地铁票被抓,只是因为牢里有饭吃。
公司老板慌手慌脚的抢银行,只为了给员工发工资。
他们丧失了起码的体面,但又小心的守着人类最后的底线——不去暴力的伤害他人。
当然,还有那个在营销号叙事里“捐金救国”的故事。
危机中韩国人出售黄金
其实,韩国人是向银行出售黄金,一个捐一个售,天差地别。
但是,用黄金这样的硬通货兑换在当时有极大贬值风险的韩元,帮助国家增加外汇储备,稳定汇率,已经非常了不起了。
我们都不太喜欢“欧巴”,但是要论坚忍爱国,韩国人确实没得说。
07 卷起来
其实,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的非常快。
仅仅三年后的2001,韩国就已经还清了IMF的债务,国家信用重回A级,外汇储备创下1200亿高位,失业率则到了3.1%的历史低位。
而这些成绩,是韩国人用极致的“内卷”卷出来的。
金大中上任后,先是一口气清退了15%的政府雇员,又强行清算20000多家中小企业,把资源集中到财阀手中。
刚刚上任的金大中
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,这位新任总统力排众议,将国有半导体研发机构并入三星,又举国借债为三星注资。
于是,在日本半导体也被亚洲金融危机折腾的就剩一口气的时候,三星得以继续加码扩大产能。
三星动员大会的员工
在韩国人眼里,危机就是消灭对手的良机。先把自己卷死,让对手无路可卷。
很快,日本半导体全线崩溃,无奈的日本政府只能将日立、NEC、三菱的存储芯片业务剥离,合并成尔必达集团抱团取暖。
但是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,三星再次祭出了“反周期”大法。芯片越降价,它就越扩产,最终将售价拉到了成本以下,一举逼死了尔必达。
破产后尔必达向日本人道歉
那一天,三星总部灯火通明,成为金融危机后的韩国最好的注脚。
从手机到芯片,从汽车到造船,这些带领韩国重新站起的产业,哪个不是靠着政府托底+拼命卷出来的?甚至红遍亚洲的韩国偶像经济,背后那些练习生的血泪和肮脏事,我们还听得少了?
韩国“胜利门”主角
但是,极致内卷的副作用也很明显——随着大财阀对国家的捆绑越来越紧,社会体系的健康也就无从谈起。
08 谁错了?
如今的韩国,升学再也不用靠摇号了。他们本科学历人口高达七成,受教育程度让全世界汗颜。
只是,能进入财阀工作的不到2%。
疲惫的韩国上班族
如今的韩国,再也不用把造船工人送到西方“偷技术”了。全球十大造船厂,韩国占了四个。
只是,依然是三星、现代、大宇这些财阀的囊中物。
韩国现代化的造船厂
如今的韩国,再也不会逼着老百姓只买国货了。
只是,现在的国货价格翻上了天。
我知道,韩国一直让我们很难理解。
他们以儒家文化为荣,却又罔顾历史事实,将中华文明纳入他们只存在于想象中的“国土”。
他们以悠久的佛教国家自居,却在如今成为了东方最狂热的基督教国家,同时邪教遍地横生。
韩国“新天地”邪教聚会
他们能在国家危机时拿出黄金换韩币,展现了震撼世人的爱国精神,却又全民热衷躲兵役。
他们的长腿欧巴彬彬有礼,却又成为了猥琐犯罪的重灾区,胜利门、N号房事件层出不穷。
然而,在韩国崛起的道路上,他们又承受了太多太多。
他们被不公践踏,用肩膀扛起了“汉江奇迹”。
汉江风景
他们在3000年的历史里刚刚享受了五六年的强国梦,就被西方资本无情收割。
他们承受了金融危机最残酷的后果,转身又成为了财阀榨取血酬的工具人。
不过,大力发展出口型经济的朴正熙做错了吗?
押宝三星,扶持“反周期”的金大中做错了吗?
1964年,朴正熙在德国的矿井下,对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国劳工们发表了如下讲话:
即使我们自己无法看到,我们也要为子孙后代打下繁荣的根基!
西德矿井下的韩国劳工
台下,一片泣不成声。
57年后,那些躲在高高的玻璃幕墙后的财阀,端着红酒,面无表情的注视着这烟火红尘。
用户评论
真的难以想象他们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过程啊!这份民族精神让我肃然起敬,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基础。希望韩国能继续保持这种奋斗姿态,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!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70年啊!换做其他国家,早就放弃了梦想了。。。韩国人民真不容易!他们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韩国,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吧。
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“搏命”这词好沉重啊,虽然我理解他们在过去一定吃了不少苦头,但这多少透着一丝悲壮感。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让我对韩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,原来他们70年来一直怀抱着如此强烈的“强国梦”,这足以说明他们的决心和毅力!佩服!也让我们明白,强大的国家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。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说起来这些话容易理解起来却很难。韩国的故事很励志,但也让我思考:这份奋斗的代价究竟有多大?他们付出的血汗是否值得?
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觉得文章有些过于理想化了,“5000万人搏命”听着好壮观,但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?我们应该更关心人民的声音,而不是单纯地追逐“强国梦”。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韩国的崛起固然是值得肯定的,但是“无法割舍的强国梦”这四个字让我有点不安。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应该只围绕着名份上的地位,更要注重人民福祉和社会和谐。
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虽然不喜欢韩国的一些政治决策,但这篇文章客观地展示了他们70年来奋斗历程,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精神值得敬佩!
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博文让我对韩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。或许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崛起之路,但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,共同构建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我觉得文章有些过度渲染了韩国的“搏命”精神,而忽略了一些其他重要因素,比如政治、经济环境等等。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人民牺牲,更要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的协同发展。
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说起来都是过去的事了,现在韩国是举足轻重的一国吧! 应该关注他们的未来發展走向,而不是一直沉浸在過去的故事里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,虽然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发展逻辑,但奋斗、超越的精神却是一样的。希望我们也能像韩国一样不断追寻进步!
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强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。从韩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,就算付出巨大的代价,最终还是成功的实现了自身的目标!这真的很让人震撼。
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没有具体阐述“无法割舍的强国梦”背后的内在动机是什么? 仅仅用宏大的叙事很难让我们深入理解他们背后的历史和现实因素。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
韩国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,不论是哪一个国家,都经历过艰难时期,但只要坚定目标,团结一致,就能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!
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5000万人搏命70年?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,也太过于悲壮。我希望韩国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关注人民的福祉,追求更和谐,更友善的发展模式。
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文章展现了韩国的决心和意志力,但我觉得“强国梦”不能成为唯一的目标。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更加平衡,兼顾经济、社会以及环境因素。
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韩国的崛起之路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,他们的奋斗精神让人鼓舞! 但同时也要警惕过于强调“强国梦”带来的副作用,比如过度竞争和牺牲个人幸福,这需要谨慎思考和权衡。
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了韩国的发展历史。 在他们70年的努力过程中,一定经历了很多苦难和考验,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憧憬。 他们的故事充满励志意义,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,为未来努力奋斗!
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