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整形资讯

为什么发现血糖升高后还要检查“抗体”?结果对后续用药影响很大!

相信有不少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:刚刚查血糖确诊了糖尿病,紧接着,医生就又让做“抗体检测”。

甚至,有的患者本以为只用吃上一、两种降糖药,就可以把血糖给降下来了。结果,医生看了“抗体检测”的结果以后,居然建议直接打胰岛素!

那么,究竟为什么在确诊糖尿病以后,还需要再查“抗体”呢?这到底是查的什么抗体,有何临床意义?以及,抗体检测的结果会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带来怎样的影响?

这篇文章,我们就来一条一条地给大家把这些问题说清楚!

糖尿病 并不只有“2型”!

按照当前的诊断标准,如果发现空腹血糖水平≥7.0mmol/L,餐后2小时或任何时间点的血糖水平≥11.1mmol/L,又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≥6.5%,那么,就从血糖水平上可以诊断为“糖尿病”了。

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,“糖尿病”就等同于或者约等于“2型糖尿病”,但事实上,这是错误的概念。

尽管,2型糖尿病确实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糖尿病,但除了它以外,还有包括1型糖尿病、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等多种其他类型的糖尿病。

而各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治疗原则上其实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。比方说,1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依赖胰岛素,而早中期的2型糖尿病完全可以只通过非胰岛素类的降糖药来控制。

因此,在了解到自己的血糖水平已经满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后,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搞清楚糖尿病究竟属于哪一型!

这里,可能有人会说:1型糖尿病一般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会发病,而2型糖尿病则是到中老年才出现。所以,通过发病年龄就可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了。

但其实,很多时候这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!

临床上,早已经观察到不少在青少年或青年时期就出现的2型糖尿病。与此同时,也有到了中年才发生的1型糖尿病。

更为重要的,还有一类糖尿病,从发病机理上看更接近于1型糖尿病,但往往成年以后才会发病,但临床表现与进展特点又更接近于2型糖尿病,这就是“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”。

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糖尿病,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在我国,18岁以上被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里面,有超过6%其实属于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。据推测,我国现有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可能超过1000万!

那么,如何才能够比较准确地从“疑似2型糖尿病”的患者当中,把1型糖尿病以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患者给“找出来”呢?这里的一大关键措施就是抽血检测“胰岛自身抗体”!

2021版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》就特别强调了:所有新诊断的临床表现疑似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建议开展“GADA筛查”,目的就是尽早从中分辨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患者。而这里的“GADA”全称是“谷氨酸脱羧酶抗体”,正是最为常见的一种“胰岛自身抗体”。

所以,如果您刚刚发现血糖水平升高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,那么,最好是要再查一下“胰岛自身抗体”!

“抗体”阳性 提示什么问题?

一般情况下,在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,各类“胰岛自身抗体”应该都为阴性。

而当某一种或几种“胰岛自身抗体”尤其是“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”为阳性时,则往往意味着胰腺当中的胰岛可能正在遭受来自于自身免疫系统的“攻击”。而这一过程,正是导致1型糖尿病以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关键原因。

大家都知道,“抗体”一般是在人体遭受到外来病原体(比如细菌、病毒等)的“入侵”时,由免疫系统生成的一类可以“杀伤”或“清除”外来病原体的物质。

但是,有的时候,免疫系统也会生成一些能够“攻击”自身组织或器官的抗体,这些抗体就被称为“自身抗体”。

而所谓“胰岛自身抗体”就特指那些专门“攻击”胰岛细胞的“自身抗体”。由于这些抗体的存在,胰岛细胞会持续遭到破坏并逐渐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。

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,为什么绝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从一开始就需要打胰岛素。这是因为,在他们体内,“自身抗体”已经造成了胰岛细胞功能的严重破坏。

“抗体”检测 如何影响治疗?

之所以,建议大家重视“胰岛自身抗体”的检测,这是因为,它对于糖尿病的后续治疗有着不小的影响!

比方说,如果常规的“胰岛自身抗体”均为阴性,那么,往往提示属于2型糖尿病。

一些血糖水平不太高、胰岛自我分泌功能尚可的患者,完全可以先使用一、两种口服降糖药,甚至不使用降糖药、仅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来进行治疗。

而假如检测发现有“胰岛自身抗体”为阳性,那么,这时候就需要找医生进一步判断是1型糖尿病还是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。

对于医生明确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而言,可能需要马上就启动胰岛素的治疗。

而对于医生认为是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这部分患者来说,则需要根据胰岛功能状态、抗体水平高低等因素来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。

举例来说,胰岛功能尚好、抗体水平不高同时血糖也不是太高的患者,完全可以先选择一些具有潜在胰岛功能保护的降糖药来进行治疗。但需要注意,应该避免使用磺脲类药物。

而那些胰岛功能较差、抗体水平很高的患者,则仍应该考虑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。

综上所述,“胰岛自身抗体”的检测确实会对糖尿病的后续治疗产生较大影响。但是,也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“只要胰岛自身抗体有阳性,就必须打胰岛素”。一部分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患者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完全可以先通过非胰岛素类的降糖药来进行治疗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1,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《中华糖尿病杂志》2021年4月 第13卷 第4期

2,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(2021版)《中华医学杂志》2021年10月19日 第101卷 第38期